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美文欣赏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态文化 > 美文欣赏
观蚕小记
分享到:
时间:2022-06-14来源:科研科 王兰宁 浏览次数:3613

5月10日,曹庆阿姨热心的送给我几只蚕宝宝,捧回家后,放置在一个适合它们居住的小窝中——一个塑料小盒子。快两岁的孩子显然很喜欢它们,好奇的扑闪着两只眼睛盯着面前蠕动的小蚕。过去养过很多小动物,养蚕还是第一次。我对于它们的好奇程度,与孩子是一样的。

第二天一大早,匆忙间无意瞟了一眼放蚕的小盒子,“咦!盒子里哪来这么多黑点点?”,只见白色的盒子里除了桑叶和蚕宝宝,还多出了许多黑色的小米粒般大小的颗粒。“哦!蚕宝宝拉臭臭了!”突然灵光一现,反应过来小小的蚕宝宝也是会排便的啊!孩子听到我这一惊一乍的动静,也跑来瞧蚕宝宝的臭臭是什么样。

可别小看了这蚕粪,它可是宝贝,有很多的用处呢。蚕粪又名蚕砂,有燥湿、祛风、和胃化浊、活血定痛之功,古人将蚕砂炒热后装入袋中,趁热敷患处,可治诸关节疼痛,半身不遂,民间用蚕砂作枕芯的填充物,有清肝明目之效;蚕粪中含有相当多的叶绿素及其衍生物,可作为提取叶绿素的原料;蚕粪的煮出液除含有一定量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可起到根外施肥作用,更重要的是蚕粪液中含有植物生长素,对水稻的生育有促进作用;《唐本草注》记载:桑、槐、槠、榆、枊,此为五木耳,而以桑为上乘。桑树因含有一种桑树植物独有的天然生物碱及丰富的多酚与黄酮类物质,利用桑枝条栽培的黑木耳具有显著的降糖降脂、抗衰老、清除自由基、防治肿瘤及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用桑枝屑、蚕粪栽培黑木耳,不仅能有效缓解资源与发展的矛盾,实现桑蚕业和食用菌业的高效链接,还可提高生物转化率,确保黑木耳产品安全性,是极具推广价值的循环利用型生态农业项目。

说到桑叶,这可是养蚕的必备之物,因为挑食的蚕,非食桑叶不可。这可难倒了我和曹庆阿姨,“密谋”了几回,要去哪里“偷”点桑叶回来,金山公园?东山公园?长角坝?岳坝?大古坪?。。。就在我们准备长途跋涉去寻觅桑叶之时,发现原来在我们的“聚宝盆”老区家属院中,就“藏”着桑树呢,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说家属院是“聚宝盆”,是因为小小的院区内,野蛮生长着许多种类的植物)。于是我们便有了几回趁夜黑风高四下无人之时,胸怀激动的心,伸长那颤抖的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慌张的掳下几片桑叶收入囊中就往家跑的趣事。每次“偷”回新鲜的桑叶,看蚕宝宝吃的那叫一个香,心里美滋滋的感觉不亚于看着自己的孩子大口大口吃饭。

5月16日,经过6天的精心喂养,蚕宝宝明显长胖了一些。曹庆阿姨又给了我两只,我的养蚕“产业”又扩大了。

5月17日,一只蚕进入熟蚕期,身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便把它从盒子里拿出单独放在了花盆中,使之可以安静地在这僻静一隅专心吐丝不受打扰。

你以为蚕宝宝从吐丝到作成一个蚕茧需要多长时间?5天?10天?还是半个月呢?是一夜之间!5月18日清晨,我便看到昨天还活蹦乱跳的蚕宝宝一夜之间便成了作茧自缚的蚕蛹,不由得想起那句诗来“春蚕到死丝方尽”。日夜不停地啃食桑叶,虽前途无望却目标坚定的吐丝作茧,匆匆忙忙却勤勤恳恳的结束了自己生命的一个阶段。借用春蚕吐丝作茧的一生无论是形容深微绵邈的爱情,还是赞美伟大的人民教师,都再恰当不过。

经过半个月左右的酝酿,它将破茧成蝶,由蚕蛹变成一只飞蛾。变成飞蛾后它将寻找配偶交尾,交尾后3~4小时后,雄蛾即死亡,雌蛾约一夜之间可产下约500个卵后,随后也慢慢死去。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家蚕的则更短,大约为24~32天。

第二天,又一只蚕也完成了作茧任务,与第一只黄色的茧不同的是,这一只茧的颜色为白色。大概是因为它们品种不同,基因不同所致吧。蚕丝制品给人的感觉是丝滑、柔软、飘逸,可这看似毛绒绒的蚕茧,摸起来却有些微微“扎手”,下意识的想用手撕开蚕茧看看里面的蚕宝宝是否还活着,用了很大力也没能撕开。这样一个“坚固的堡垒”,要变成丝滑柔软的蚕丝制品还要经过几道特殊的制作工序才行。

一周后,5月27日,第三只蚕也成功作茧。这一只蚕茧作在了吃剩的桑叶上,被桑叶包裹着。

5月30日,最后一只蚕迟迟不见作茧,却变成了蚕蛹的样子,躺在花盆里。

在疑惑它为何不作茧的同时,想起之前在饭店勇敢尝试过的一道菜“爆炒蚕蛹”,味道还不错。

至此,观蚕暂告一段落。短短的二十多天,见证了四只蚕悄无声息却轰轰烈烈的一生。蚕与桑的天作之合、吐丝成茧为人类做出的无私贡献、作茧自缚换来破茧成蝶的蜕变、完成繁殖大业便走向死亡的悲壮,春蚕的奇妙、大自然的奇妙,不得不令人深深感慨,久久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