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职工文化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态文化 > 职工文化
祖脉秦岭,传承守护--自然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分享到:
时间:2020-06-11来源:三官庙野外研究工作站 陈原玉 浏览次数:3056

5月15日,我们新入职的11名职工进行了如何进行自然教育的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自然教育的重要性。如果说以前只是知道自然教育对于宣传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必要性,那么现在就是更深入了解了如何进行自然教育,以及这之中更深的含义。

自然教育顾名思义是将孩子们带到自然环境里,就地取材的通过观察、记录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自然,融入自然,从而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因此想要搞好自然教育,首先我们自身要懂得如何去做。这也是这次的培训的目的所在。

我们以学生的角度由党老师、以及另外两位老师带队,从凉风垭出发前往三官庙,在路上党老师沿途教我们认识植物,例如卷耳、碎米荠等等,就算同样是小白花仔细观察它们也都是不同的,平时没有注意到的野花野草,在这一瞬间变得丰富有趣起来。

一路上党老师让我们摸摸茎、叶子,比如三颗针、淫羊藿(有刺);闻闻枝条,比如木姜子(樟科植物枝条有特别的味道)、香椿。加深对这些植物的印象,更有开玩笑的让我们去尝尝(象天南星),在我们犹豫不决的时候,笑着说:“这植物你摸一下在你嘴唇上碰碰,之后你就流口水了,因为整个嘴都麻了。”用这样的方式,让我们记住了很多植物,以及观察植物的方法,像唇形科的植物(比如活血丹),就交给我们口诀“茎四楞,叶对生”去记住。

还有很多植物,它们看起来外形相似,实则不是同种植物的,就需要仔细观察它们的区别才能真正区分它们。比如鹿药和玉竹,因为它们都是百合科的,如果不仔细观察,在野外很难区分它们(除非开花结果了还容易区分些),这时候就需要观察比较它们的茎叶的不同。还有绞股蓝(葫芦科)和爪叶乌头(毛茛科),它们都是藤条状的,可仔细观察形态还是有所不同,更甚至是叶子也有区别,绞股蓝叶子边缘流畅,而爪叶乌头的叶子边缘深裂。一个无毒一个有毒,如果区分不清很有可能就把它们搞混了。

刚开始肯定很难,但在认识植物多了后,慢慢地就能总结出自己的观察经验,总结出同科植物的共同点和区别点。这都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做到。

党老师的讲解幽默生动,让人不知不觉沉浸其中,忍不住想要了解植物的奥妙。这也许就是自然教育要达到的目的,为了让孩子能够热爱自然,而不能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最后对其失去兴趣。

昆虫老师翔子老师也同样。在这次活动之前,对于昆虫我大都避而远之,在翔子老师第一次给我们讲昆虫,徒手捏起一只甲虫作讲解的时候,我觉得如果不是真心热爱,也许没几个人会愿意和虫子打交道,更不用说见到哪个虫子出现就立马冲过去。翔子老师也用他的身体力行告诉我们,他对于自然的喜爱,以及他希望更多人也能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在翔子老师的讲解下,我从来不知道夏天一直爱围着人飞的小飞虫叫摇蚊,不知道昆虫能造出那么漂亮的巢穴(石蛾),不知道甲虫颜色还可以那么绚丽(泥红槽缝扣甲、歪鳃金龟),也不知道蝴蝶和蛾子到底有什么区别,等等这样的问题,在这次活动中第一次让我领略了昆虫的奇妙。虽然对于很多昆虫还是心有余悸,但不得不说这还是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早上的出行结束后,下午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制作植物标本、动物标本,活动进行的很愉快,不光涨了见识,更在制作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这也是自然教育需要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认识自然、接触自然,更是要在这之中丰富了孩子们对于自然科学的了解,增强他们的兴趣爱好,锻炼逻辑思维、艺术审美、沟通表达、解决问题、发明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这样的活动连我都兴趣满满,更不用说是小孩子们了!

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说:“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我作为保护区生态卫士的一员,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保护这片厚土以外,还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我们的“大秦岭”,只有认识了、体会了才能知道秦岭是大自然给予我们人类的“宝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脉。尤其是要让我们的下一代,要让他们认识我们的秦岭,热爱我们的秦岭,牢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作为生态卫士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