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科研成果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爬行动物资源与保护(之二)
分享到:
时间:2018-01-02来源: 浏览次数:5622

菜花烙铁头  Trimeresurus jerdonii

+

+

++

++

+++

+

 

890

2200

西南

山烙铁头  T. monticola orientalis

 

+

+

 

 

 

 

1150

华中华南


说明: +”示分布的多寡。

    依表12-1分析,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属东洋界的种类19种,占73.08%,古北界2种,占7.69%,广布种5种,占19.23%。其中属华中区的有多疣壁虎、米仓龙蜥、双全白环蛇、宁陕小头蛇、白头蝰和秦岭蝮等6种,占23.08%;华中华南区的有蝘蜓、黑脊蛇、玉斑锦蛇、黑头剑蛇、乌梢蛇及山烙铁头等7种,占26.92%;西南区的有王锦蛇、紫灰锦蛇、颈槽游蛇、斜鳞蛇中华亚种、乌游蛇及菜花烙铁头等6种,占23.08%;华北区的有黄纹石龙子、秦岭滑蜥2种,占7.69%;广布种有鳖、北草蜥、赤链蛇、黑眉锦蛇、虎斑游蛇等5种,占19.23%;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东洋界种类居多,古北界次之,可见秦岭山脉是动物地理区划两界之隔及过渡地带的确切性,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南坡,故东洋界种类占优势,古北界种类的渗透居寡。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动物区系种数约占陕西省爬行动物的一半(宋鸣涛,1987)详见表12-2。

表12-2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区系种数同陕西省爬行动物区系种数比较

Tab.12-2  Comparison of Reptilian Fauna and Species in Foping Nature Reserve with Shanxi Province

 

总 数

东洋界

古北界

广 布

华中区

华中区

华南

华南区

西南区

华北区

东北区

佛坪保护区

26

19

2

5

3

0

7

6

2

0

      西

51

28

12

6

8

2

9

9

8

2

所占比例(%)

50.98

67.86

16.67

83.33

37.5

0

77.78

66.67

25.00

0

 

   南秦岭山地,北以秦岭主脊与秦岭北坡相连,南接略阳——勉县——汉江流域盆地。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800——900mm,除生长落叶阔叶林外,还有常绿阔叶及针叶林,是爬行动物的适宜栖境,故种类及数量都较多。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秦岭腹地,爬行纲动物原报道19种(原洪等,1985),这次采获26种,较原纪录增加7种,其中陕西省新纪录1种:山烙铁头。由于爬行动物一般生活领域范围狭小,加之生态灶的不同以及调查点线所限,可能还有些漏采的种类。

第二节   垂直分布

     秦岭南坡坡度远不如北坡陡险,气候与植被分带亦不如北坡明显,因而爬行动物的垂直分布也不明显。海拔980-1200m间种类、数量较多,离居民区、农田愈近爬行动物种类愈多,在龙潭子、岳坝居民区附近可见多疣壁虎,黄纹石龙子、米仓龙蜥、北草蜥、蝘蜓及秦岭滑蜥分布较广,紫灰锦蛇、宁陕小头蛇、乌游蛇、双全白环蛇、黑头剑蛇、黑眉锦蛇、黑脊蛇及翠青蛇等,在大古坪、岳坝、三官庙采获。王锦蛇、玉斑锦蛇、赤链蛇、颈槽游蛇、虎斑游蛇、斜鳞蛇中华亚种等,在海拔980-1800m均有分布。颈槽游蛇、斜鳞蛇中华亚种是优势种,特别是在大古坪、三官庙数量较多。白头蝰在大古坪见到两条,而仅采到1条幼体;山烙铁头在大古坪和岳坝分别采到1条。秦岭蝮、菜花烙铁头分布广,从海拔980-2760m均有分布,且数量较多,在三官庙易于见到。

第三节  新分布种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

米仓龙蜥Japalura micangshanensis

    根据以往文献报道的丽纹龙蜥(Pope,1935,佛坪)、草绿龙蜥及云南龙蜥(原洪等,1985,1989,佛坪自然保护区),1987年笔者在整理“陕西两栖爬行动物区系分析”一文时,亦曾作为3种列出;笔者亦曾报道在商南、山阳、柞水、洛南等县有草绿龙蜥分布。但经标本进一步整理鉴定后,认为过去种的鉴别有误,以上3种实际上均系米仓龙蜥,故1993年整理“陕西蜥蜴目校正名录及地理分布”一文时予以纠正,仅列出米仓龙蜥一种。

    米仓龙蜥体长65-70mm,尾长135-145mm;头长为头宽的1.5倍;后肢贴体前伸达颈部,躯干部有5个不规则的棕色斑。吻端圆,吻棱与眶上鳞相连;两颊微内凹;鼓膜内陷被鳞;头、背鳞片大小不一,均起棱;鼻鳞大,扁圆形,两鼻鳞间紧贴吻鳞上缘,有5枚小鳞。头后部枕、颞、下颌部均有对称的单枚锥状鳞;鼓膜后下有一些小的锥状鳞;鼻鳞与吻鳞相间1枚小鳞,鼻鳞与第1上唇鳞相间也是1枚小鳞;上唇鳞7枚,与眼眶周围的细粒鳞相隔4行纵鳞,切上唇鳞的1行最大。颏鳞盾形,下唇鳞9,下唇鳞下有1-3行小鳞;颌部、颈部鳞片大小不一,均起棱,后端游离而尖;喉部鳞片细小,无喉褶;肩的上前方有肩褶。

    颈鬣是8枚侧扁的刺状鳞,前1枚小,后7枚等大,颈鬣之后,背鬣低矮不明显,向体后部愈细小,达后肢基部消失。

    躯干背部有大小不等而起棱的鳞片,体侧杂以后端隆起的灰色大棱鳞,背鬣两侧有稍大的棱鳞缀成纵行。躯干部腹面的鳞片大小几乎相等,排列有序均起棱。

    尾园柱形,鳞片起棱,基部膨大,鳞片大小不一;在尾基部距泄殖孔1个头长处,环尾鳞14枚。

    四肢被以大小不等的棱鳞、前臂、股、胫外侧杂以大型棱鳞。掌、蹠下方被鳞,臂、胫内侧棱鳞大小相似;指、趾长,指、趾下鳞较宽,指下鳞具3个棱,趾下鳞具2个棱,指、趾末端具尖锐的爪,第4、第3指约等长;第4趾较第3趾长,指长顺序4、3、2、5、1,趾长顺序4、3、5、2、1。后肢贴体前伸可达颈部。

    生活时,头背面褐色;眶间有一淡褐色横纹,上下眼睑缘细鳞乳白色,眼后有一褐纹达口角;吻鳞与上下唇鳞乳白色;躯干背部淡棕色,杂有5个不规则的棕色斑,中嵌灰色;体侧、四肢背面褐色杂有淡灰色纹,尾背面棕灰色有褐色环纹,腹面稍淡。颌下、腹部、四肢内侧乳白色。腹部鳞脊、鳞尖褐色。

    栖息于山坡草丛、农田及路旁。

    秦岭蝮 Agkistrodon qinlingensis

宋鸣涛等(1985),梁刚等(1992)提出将“蝮蛇秦岭亚种”升为种级——秦岭蝮,理由是:

1.从陕西境内三个蝮蛇亚种的外形、色斑、鳞片数目、形态、半阴茎及毒器等特征比较来看,三者之间由外部形态到内部结构均有明显、稳定的差异,表明“秦岭亚种”应属不同种体。

    2.秦岭亚种半阴茎呈浅分叉型,小刺萼区1/3弱,外翻“Y”分支略呈球形,基部大刺强而多,明显不同于短尾亚种、中介亚种。

    3.“秦岭亚种”分布于秦岭中高山区(海拔1250-2100m),短尾亚种分布于低山区、平原及黄土高原地带(海拔335-1100m),它不仅分布于秦岭以南,还分布于秦岭以北(如陇县、周至、大荔、黄龙等地);中介亚种仅知分布于延安以北地区。这些反映出它们分布上存在差异,多年来,在陕西未曾在同一采集地发现同域分布,也未采到过它们的过渡类型。

    综上所述,根据Mayr划分种的标准:形态差异、生殖隔离、地理分布以及其它有关的指标,证明“秦岭亚种”是秦岭山区一有效种,其鉴别特征:中段背鳞19-21(平均20.7)行,腹鳞加尾鳞187-215(平均204.5)枚;背面具棕色波状横斑,背腹鳞交界处有一自口角至尾中部的白色纵线。(梁刚等,1992)

    秦岭蝮,头呈卵圆形,中段背鳞21行,腹鳞加尾下鳞191-224枚,平均211.9枚,背面淡棕色,杂有不规则的深棕色横斑。

    吻鳞呈梯形,宽大于高,背面观仅见其上缘;鼻间鳞宽大于长;前额鳞沟等于鼻间鳞沟;额鳞呈倒钟形,切前额鳞边,宽约等于额鼻鳞沟;顶鳞与额鳞宽相当,其长大于额鳞长;眶上鳞长大于额鳞,宽小于额鳞;鼻鳞大,鼻孔前部多为后部的2倍,鼻孔近圆形;颊鳞1枚呈长方形;眶前鳞2,眶后鳞2,第1枚小,第2枚延伸到眶下;窝前鳞中部凹下,窝下鳞1。前颞鳞2,下枚最大;后颞鳞3;上唇鳞7(2-1-4),第4枚最大;下唇鳞10,第1、2枚等大,第1-4枚与唯一的一对颏片相切,颏鳞呈等腰三角形,唇边长大于腰边。背鳞列21-21-17,除两侧最外一行鳞平滑外,其余背鳞均起棱,外侧2-3行鳞片圆大,其余背鳞窄长。腹鳞171,尾下鳞41对,肛鳞完整。

    体长524-562mm,尾长67-98mm。

    背面淡棕色,有一系列不规则的深棕色斑,体侧从口角向后,有一乳白色纵纹达尾中部消失。头背面淡褐色,有“∧”形棕色斑;从眼前向后,有一棕色纹直达颈部,再向后断续延至尾基;眶上鳞向后有一乳白色纵纹达颈部,在头部仅占1枚鳞片,而在颈部达2-3枚鳞片;上颞鳞乳白色,下颞鳞棕色;上唇鳞乳白色散有褐色细点;尾端淡绿色。

    栖息于石块、木料下。傍晚外出活动。

    山烙铁头 Trimeresurus monticola orientalis

    头部长与宽相当,头似等边三角形;吻较圆钝;体粗短。

    头背均为细鳞;上唇鳞9,第2枚入颊窝,第4枚较大,均不入眼眶;下唇鳞11,前3枚切颏片。鼻间鳞较大,左右鼻间鳞相切;眼上鳞较大,左右眼上鳞间有细鳞8枚,眼前鳞2,眼下及眼后均为细鳞。背鳞列:21-21-19。背鳞平滑。腹鳞137,尾下鳞35对,肛鳞1。雌体体长450mm,尾长65mm。

     生活时体色淡棕色,头背被黑色细鳞;体背有不规则黑斑,体侧杂以黑色小斑。腹部及尾部淡黑褐色。

    栖息于灌丛、杂草中,有时亦在路边、屋旁。食鼠类动物。

第四节   资源评估与保护

    我国对爬行动物资源的利用,远在3000年前的殷墟遗址发掘的甲骨文已表明利用龟壳刻下了最古老的文字。用爬行动物作为食物,亦有近3000年的历史,周宣王(公元前827-782年)时就用鳖作佳肴,犒赏维护奴隶主统治的有功部属。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山海经》已有食龟、蟒的纪实。爬行动物入药,在《山海经》及《神农本草》也有记载,此后历代本草中均有增补。现代爬行动物资源的经济利用包括食物、药材、工业原料、教学、科研和观赏等方面,现就食用、药用及工业原料等方面的合理开发利用略述如下:

    食用

    爬行动物中,龟、鳖肉是颇具声誉的滋补食品。蛇肉馆食用,虽没有龟、鳖肉普遍,但在广东沿海一带有食蛇肉的习惯,近来内陆城市也有“蛇餐馆”,以供中外游客品尝广东风味,“三蛇羹”、“五蛇羹”盛名于世。食用蛇类有黑眉锦蛇、王锦蛇、虎斑游蛇、乌梢蛇等。

    药用

    在“神农本草经”中,列有龟甲、鳖甲等8种爬行动物药,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载有爬行动物37种,现今“中国药用动物志”中爬行动物药80多种。

    鳖甲是鳖的背甲,其含有动物胶、角蛋白、维生素丁及碘等,有滋阴散热、软坚散结的功效,治骨劳热、阴虚风动、腰痛、闭经、肋下坚硬等症。鳖首是鳖头干制入药,可治脱肛、漏疮等症。

    “神农本草经”记有蛇蜕,明“本草纲目”中有蛇类药材17种,其中蝮蛇、乌梢蛇均为主要中药材。蛇类中药多用于搜风通络、攻毒定惊,能外达皮肤,内通经络,透骨搜风力强,祛风、镇静,还能缓和神经病变引起拘挛、抽搐、麻木等症。乌梢蛇制成各种药酒或丸散剂,治疗神经系统中风、惊风,运动系统的痹与痿,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等症。近来认为蛇全身均有药物活性作用,故民间常用活全蛇浸酒或焙干研粉药用,治疗神经痛、结核病及癌肿。

    蛇蜕(“青龙衣”),各种蛇蜕均入药。蛇蜕有祛风、止痒、退翳、定惊功效。中医常用于疥疮、癣、肿毒与带状疱疹等皮肤病,亦用于小儿惊风、喉痹、目翳、腰痛、痔漏、急性乳腺炎、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等症。

    蛇胆,多种蛇胆均可入药。蛇胆具清热解毒、化痰镇痉的功效,常用于小儿肺炎、支气管炎、痰热惊厥、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等。现行“药典”:盐蛇散、蛇胆川贝散、蛇胆陈皮等中成药均以蛇胆为主要成分,都有较好的疗效。

    蛇毒是当前一种新药源。用蛇毒制造各种抗蛇毒血清,在治疗毒蛇咬伤中起主要作用。另外蛇毒制剂也多用于临床,从蛇岛蝮蛇毒中提取精氨酸酯酶,治疗脑血栓、胃癌疗效显著。蝮蛇毒清栓酶注射液,用于治疗脑血栓、脉管炎、大动脉炎、静脉炎等血管病,也用于断肢再植中的抗凝。蛇毒的医药用途广阔,已引起医疗卫生部门的重视。

    蛇油,蛇体富有脂肪,经过加工制成蛇油。民间用于治疗冻伤、烫伤、皮肤皱裂、慢性湿疹等皮肤病,亦用蛇油为主要原料制成蛇油护肤化妆品。

    工业原料

    蛇皮具有各种美观别致的花纹,又较坚韧,是工业制革的原料。加工成皮包、表带、钱带、书签、皮带、皮鞋等制品,颇受群众喜受,亦用于制做乐器中的琴膜、鼓膜,其音质优美动听。

对爬行类动物的保护,也应当按照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精神,贯彻“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根据其种群现状,尤其经济种类资源状况,爬行动物繁殖和生长规律,资源再生能力,及其对环境依赖性较大,迁徙能力弱等生物学特性,并结合爬行动物多以昆虫、啮齿动物、鸟卵等为食在森林保护、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在保护区全面加强保护的同时,制订针对爬行动物保护的具体措施,如禁止对蛇类的滥捕乱杀,亦可辅以蛇类的人工养殖,以扩大资源,促进保护,并获取直接经济效益 

Abstract  Survey of reptiles on Fop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1996-97.Reptiles belong to 26 specieses of 21 genera of 7 families of 3 orders. Expounding to list and analysis of fauna on reptiles, Japalura micangshanensis , Agkistrodon qinlingensisTrimeresurus monticola orientalis , resources and protection of reptiles.

原  洪等,1985,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两栖爬行动物学报  4(1):50-51

宋鸣涛等,1985,秦岭山区蝮蛇-新亚种。动物世界1(2):99-103

宋鸣涛,1987,陕西南部爬行动物研究。两栖爬行动物学报6(1):59-64

宋鸣涛,1987,陕西两栖爬行动物区系分析。两栖爬行动物学报6(4):63-73

原  洪等,1989,佛坪自然保护区两栖和爬行动物调查。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编,佛坪保护区自然资源考察资料汇编佛保局编21-26

梁  刚等,1992,陕西蝮蛇的分类研究。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第1-2辑:82-87

田婉淑等,1986,中国两栖爬行动物鉴定手册。科学出版社:69-154,北京.

黄美华,1990,浙江动物志。两栖类爬行类,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74-278,杭州

赵尔宓等,1993,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英)。蛇蛙研究会与中国蛇蛙研究会出版,: 164-316

中文名称索引

山烙铁头

王锦蛇

双全白环蛇

宁陕小头蛇

白头蝰

玉斑锦蛇

北草蜥

米仓龙蜥

多疣壁虎

乌游蛇

乌梢蛇

赤链蛇

虎斑游蛇

秦岭滑蜥

秦岭蝮

菜花烙铁头

黑脊蛇

斜鳞蛇中华亚种

黑头剑蛇

黑眉锦蛇

紫灰锦蛇

黄纹石龙子

颈槽游蛇

翠青蛇

蝘蜓

拉丁文名称索引

Achalinus spinalis                             A

Agkistrodon qinlingensis

Azemiops feae

Dinaodon rufozonatum                       D

Elaphe carinata                               E

Elaphe mandarina

E.porphyracea porphyracea

Elaphe taeniura

Entechinus major

Eumeces xanthi

Gekko japenicus                               G

Japalura micangshanensis                       J

Leiolopisma tsinlingensis                        L

Lycodon fasciatus

Lygosoma indicum

Oligodon ningshanensis                       O

Pseudexenodon macrops sinensis                  P

Rhabdophis nuchalis                            R

Rhabdophis tigrina iateralis

Sibynophis chinensis                            S

Sinanatrix percarinata

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                       T

Trimeresurus jerdoni

Trimeresurus monticola arientalis

Trionyx sinensis

Zaocys dhumnades